酒规矩就是酒令。饮酒行令,是中国人在饮酒时助兴的一种特有方式。在酒桌上通过这些酒规矩能调节人的情感,促进人的交流,使酒桌上洋溢着欢乐的气氛,可以说酒令是酒桌上的兴奋剂。下面介绍一下阜阳地区民间酒席上常见的酒规矩。
喝鱼头酒主要是因为酒席上有一道整鱼,在上整鱼的时候,鱼头一般指向客人或者长者。在酒席上鱼头酒是必须得喝的,不论酒量是大是小。鱼头酒一般喝三杯,如果不喝便是失礼。在圆桌上鱼头指向的位置停下后,谁若是再转动桌上的圆盘就得罚酒。与鱼头相对的是鱼尾,坐在鱼尾指向的要在客人喝第二杯鱼头酒时陪喝一杯鱼尾酒。因为鱼尾是双叉的,所以有时喝鱼尾酒的是两个人。
鱼头酒喝过之后,主宾或长者要用筷子取下一块鱼肉,这叫“剪彩”,“剪彩”之后众人方可跟着吃鱼,在“剪彩”之前谁若是先吃了鱼就得罚谁酒。
敬酒的一种方式。甲与乙不是邻座,甲敬乙酒,乙因某种原因不受,甲执意要敬就会端起酒杯走到乙面前,向乙敬酒,并且口中说道“我打的过去了”,乙则不得不喝甲敬的酒。
也叫炸罍子,就是一口喝尽杯中的酒。阜阳有句酒谚“感情好,一口闷”。炸雷子就是一口闷,不论酒杯中是半杯酒还是一杯酒,都一口喝尽。
又称划拳,豁拳。两人同时出拳,伸出手指并喊数目,所喊之数刚好是两人伸指之和者胜,负者罚饮。所喊数字,均含吉利之词,如:“一定中”“两相好”“三六顺”“四季发财”“五子登科”“六六顺”“七星高照”“八仙过海”“九九归一”“十全福”;“一心敬”“哥俩好”“三桃园”“四季财”“五魁手”“六六顺”“七巧枚”“八匹马”“九仙寿”“十全福”等等,不一而足。
猜拳中有冒拳闷拳的说法。冒拳就是喊的数大于两人手指数的和;闷拳就是喊的数小于两人手指数的和。猜拳时喊的数可以与手指数不符,如喊八出三根手指。猜拳种类繁多,各地不一而类。猜拳前的规则有“开门见山”“一个冒”和“两个冒”等。“开门见山”就是划第一拳就分胜负;“一个冒”就是在第二拳时才分胜负;“两个冒”就是在划第三拳时分胜负。
猜拳的一种。这种猜拳是同席都参与的。先由甲与乙猜拳,若甲胜出,则乙罚酒一杯;甲与丙猜拳,丙败罚酒,甲继续与丁猜拳。若甲败,则甲罚酒一杯,由丙与丁猜拳,依次推下去。猜拳中可事先定好规则,如与一个人猜几次,最多喝几杯等。
酒桌上的一种游戏,两个人参加。游戏时甲乙两人握手或用手拍着桌沿儿或用筷子敲着桌子,同时口里喊着老虎、棒子、鸡、虫四个令名的一个,两人扯开嗓子喊起来,像是在吵架。游戏规则是:老虎吃鸡,鸡吃虫,虫蛀棒子,棒子打老虎的相克规律来游戏,中间隔一个或两个没有输赢,要重新喊。输赢喝酒事先定好,一般是输者罚酒。
酒桌上两人游戏的一种。两人行令时各出一个手指,以拇指胜食指,食指胜中指,中指胜无名指,无名指胜小指,小指胜拇指的规则进行游戏。其中隔一指、两指无胜负。这与古代的五行生克令极为相似。五行生克令以拇指为金,食指为木,中指为土,无名指为水,小指为火,以金克木,木克土,土克水,水克火,火克金的规则来游戏。
又称猜有无。以火柴杆为例,可两人参加可多人参加。两人进行游戏时只需准备一根火柴杆,然后由甲或乙拿在手里,放在背后或暗处,把火柴杆或放手里,或不放手里,由乙来猜。乙若猜对则甲罚酒,若猜错则乙罚酒。另一种情况是多人参与,有多少人就准备多少根火柴杆。然后,由一人拿在手里,拿火柴杆的要先喝一杯。和两人玩时一样,先把手和手里的火柴杆放在暗处,然后在手心里留有若干根火柴杆,拿出手来,让大家依次猜手里有几根火柴杆,猜对的要喝一杯酒,大家都猜不对,则手握火柴杆的自罚一杯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