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产量上看,山东是绝对的中国白酒第一大省,2006年全省规模以上白酒企业共生产商品酒80.21万千升,比上年增长了20.1%。
而山东省的白酒消费量更是惊人,据统计,山东省的白酒市场容量在150万千升左右,也就是说还有近70万千升的销量被外来品牌所瓜分了。
泰山生力源可谓一路稳健,2005年成为鲁酒销售收入和税后利润“双冠王”,2006年稳中有升形势依然可观,销售收入超过6亿元。
2005年山东酒(鲁酒)价格平均每市斤7.12元,而川酒则平均每市斤22.9元,有三倍的差距。
产品处于“三高一低”,即高价格、高包装、高促销、低质量。品牌推呈现“三快一慢”,即上市快、推广快、死亡快、见效慢。
白酒品牌定位的四个方向:产品品质,情感速求、文化人文、彰显身份。
鲁酒五朵金花:泰山特曲、趵突泉特酿、扳倒井酒、古贝春酒、琅琊台酒。
山东酒水经销商有个特点就是数量多,但大而强的经销商特别少。年收入超过1亿元的经销商8家,只有江苏的1/3;5000万~1亿元的有20家,1000万元到5000万元的有100多家,剩下的大多是1000万元以下的。
山东这个市场和别的省不一样,每个地市都有自己的品牌,而经销商也很多,这导致了一个后果就是一个经销商整合不了一个县级市场、一个地级市场,任何一个品牌也无法整合全省市场。
“1+x”模式即厂家直接经营与多家经销商买断经营相结合;而“1+1+x”模式则稍有不同,是指厂家办事处、区域总经销商与多家经销商买断经营相结合的模式,区域总经销商实际上充当了“1+x”模式中厂家的角色。
山东市场,各个县级市场都有数个知名的区域小品牌,外来即使是强势品牌也很难撼动其市场地位。河北栾城县的味道府酒业,仅仅在当地销售额便达到了近3000万,占到整个县级市场的80%左右。
作为中国的消费大省以及全国白酒生产第一大省,山东拥有白酒生产厂家近600家,兰陵、孔府家、泰山、景阳“四大家族”,以及景芝、扳倒井、琅琊台、古贝春、趵突泉等“八大金刚”,其酒厂年销售在1至3亿。
“省内5个亿”是白酒区域强势品牌省际市场的分水岭。
2005年至今,泰山生力源销售收入突破6个亿,扳倒井超过3个亿,古贝春突破3个亿,兰陵超过4个亿,琅琊台超过3个亿,景芝突破2个亿。六大品牌的市场份额除泰山省外比例较大外,其余几乎全部在省内消化。
“低而不淡”的勾兑技艺至今走在川酒、贵州酒的前面,扳倒井总工张锋国也是中国首个“品酒状元”。所以,无论是技术还是品质,鲁酒都是不弱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