白酒的储藏是白酒制造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道工序。俗话说得好,“酒需三分酿,七分藏。”白酒的质量风味与贮存老熟程度密切相关。
众所周知,酒储藏时间越长越好。但是,这种观念是片面的。因为决定酒品质的储藏工艺包含三大要素:时间、容器、环境。如果脱离了其他,仅说时间长短显然是不行的。除了时间、容器外,主要看储藏的环境。是地面常温储藏?还是在地窖里、山洞里储藏?这对酒的纯化老熟是截然不同的。
“室藏不如窖藏,窖藏不如洞藏。”山洞恒温恒湿,受季节和气候的影响比较小。而年代久远的山洞,更是有着不可多得的天然微生物群。在这个状态下,经过长期、复杂、缓慢的物理化学反应,酒的辛辣味及不良气味逐渐消失、减轻,使酒体变得更加柔顺、醇和,香味协调。
由于洞藏资源的稀缺性,只有酿造出来的健康好酒才值得这么去做。经过严格的优中选优,挑选出来的优质基酒,才有资格存放在方山洞藏基地,洞藏一年相当于窖藏三年。
洞藏,植被覆盖率高,依山抱阳,远离尘嚣和污染,气候湿润,冬暖夏凉,全年平均气温17摄氏度左右,年均相对湿度在70%-80%之间,为中低温相交型微生物提供了独特环境与空间,特别有利于白酒醇化老熟所需要的多种微生物菌群的繁衍生长。
时间是最伟大的工匠,酒坛被密封保存在山洞,经过时间的沉淀,形成一个自然封闭的微生物环境。洞里数以万计的微生物菌群穿过陶坛的坛壁,连同日月之精华附着在酒体中。随着洞藏时间的延续,在时光锤炼中涵养天地精华,使整坛酒质发生精细唯妙的升华,使酒质变得更醇、更绵、更爽、更香,成就了洞藏儒香。